齒槽骨流失怎麼辦?補救方法、日常照護事項報你知
有植牙需求的人,對於齒槽骨流失的議題一定不陌生,因為齒槽骨的健康狀態是植牙手術是否能成功的關鍵之一,並且有很多人在進行植牙手術前就被診斷出有齒槽骨流失問題。究竟齒槽骨流失原因有那些?齒留骨流失該怎麼辦?以下帶你了解!
導致齒槽骨流失的4大可能原因
1.牙周病
牙周病是導致齒槽骨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當牙菌斑和牙結石積聚在牙齒周圍時,會逐步引發牙齦炎,進而侵蝕支撐牙齒的齒槽骨,若未及時治療,細菌會持續破壞骨組織,導致骨質逐漸流失,使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2.長期缺牙問題
有長期缺牙問題者也是齒槽骨流失的高風險族群,這是因為缺牙會讓齒槽骨因缺乏牙根的刺激與支撐,進而逐漸萎縮流失,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齒槽骨流失的範圍會擴大,並影響缺牙處周遭牙齒,進而延伸鄰牙傾斜、牙齒移位、牙齒不再穩固等種種口腔狀況。
3.骨質疏鬆
當骨密度降低時,齒槽骨會變得脆弱且容易流失,進而導致牙齒鬆動脫落,此外,長期服用某些骨質疏鬆藥物,也可能影響骨骼的修復能力,增加植牙手術的風險。因此,骨質疏鬆者在接受植牙或牙周治療前,應與牙醫師充分討論,才能降低齒槽骨進一步流失的可能。
4.咬合不正
咬合不正會使牙齒受力不平均,讓某部分牙齒承受過大的咀嚼力,齒槽骨會因此加速退化。另外,不良的咀嚼習慣像是只使用單側咀嚼、以及不整齊的牙齒排列也都會加快齒槽骨萎縮速度。
齒槽骨流失怎麼辦?3種常見治療方法說明
1.引導骨再生術
因嚴重牙周病與長期缺牙導致齒槽骨流失的人,可以選擇引導骨再生術進行治療。手術過程中,牙醫師會將骨粉填入齒槽骨流失的區域,然後蓋上生物膜,讓齒槽骨可以有時間生長與修復。透過引導骨再生術可以有效恢復齒槽骨厚度與高度,提供植牙穩定的地基,提高植牙成功率。
2.鼻竇增高術
鼻竇增高術也是治療齒槽骨流失的常見方法之一,但它適合用在上顎後牙區域骨質不足的人們身上。手術過程中,醫師會先將鼻竇膜往上推起,再填充骨粉,增加骨頭厚度,提供植牙足夠的支撐空間,以此提高上顎植牙的成功率,
3.骨脊保存術
骨脊保存術通常會隨著拔牙的當下一起進行,以此避免齒槽骨流失,因此骨脊保存術算是一種預防性的補骨手術。通常,牙醫師會在拔牙後的齒槽區填入骨粉,然後蓋上再生膜,維持骨質完整性,避免齒槽骨萎縮而影響口腔健康,以及日後植牙的成功率。
>>延伸閱讀:牙齦萎縮可以植牙嗎?聽聽專業牙醫師怎麼說!
齒槽骨流失常見問題,專業醫師來解答
Q1:齒槽骨質量不足,一定要補骨才能植牙嗎?
醫師會先根據每個人的齒槽骨高度、寬度與密度來決定,通常要骨質條件不足以提供植牙穩定性,才需要透過補骨手術來創造穩固植牙的地基。值得提醒的是,如果是缺牙過久、嚴重牙周病者、長期配戴活動假牙者,有更高的機率需要先補骨才能植牙。
>>延伸閱讀:專業牙醫師來解答!植牙一定要補骨粉嗎?補骨粉會痛嗎?
Q2:如果缺牙過久、齒槽骨嚴重不足怎麼辦?
如果因為缺牙過久導致齒槽骨流失嚴重的話,除了上述常見的補骨手術外,也可以考慮顴骨植牙與翼骨植牙,避免補骨的漫長等待的同時,也可提升支撐、確保植牙穩固。
另外,康智為醫師獨創的K6 Plus技術,可以擴大支撐範圍,提升植牙穩定度,不管口腔狀況多複雜、嚴重,都能為你穩定安裝植牙,重建口腔健康。
>>延伸閱讀:高難度的顴骨植牙,全台不到2%醫師才有的技術!
避免齒槽骨流失,醫師建議做好這些事!
- 保持良好口腔衛生:採用醫師建議的貝氏刷牙法,並且於早晚飯後定時刷牙,並搭配牙線、牙間刷清潔。另外,透過定期洗牙進行更深層次的清潔也能有效去除牙菌斑與牙結石,避免因牙周病引發的齒槽骨流失。
- 維持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的鈣質與維生素D,有助於維持骨質健康,同時減少高糖與酸性飲食,避免細菌滋生。
- 避免不良的咬合習慣:單側長期咀嚼、磨牙或咬硬物等行為都會損害齒槽骨,加速齒槽骨流失萎縮的風險。
- 戒除有害的生活習慣:吸菸、酗酒會影響骨質新陳代謝,增加牙周病與齒槽骨流失的風險。
齒槽骨流失補救找K6 Plus康智為醫師,替你重拾齒槽骨健康
康智為醫師深耕植牙領域數十年,透過精湛的技術與豐富經驗協助許多人重拾自信微笑,不僅如此,康醫師更具備高難度的顴骨植牙、翼骨植牙及獨創K6 Plus技術,可提升療程的穩定度、舒適度與成功度,讓大家都能重獲一口好牙,綻放自信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