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後覺得不舒服?植體周圍炎症狀看這邊,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植牙後就不會蛀牙,應該從此一勞永逸了吧?」大多數人可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如果植牙術後沒有細心照料,有可能患上植體周圍炎喔!所謂的植體周圍炎便是植牙後的牙周病,起因來自於細菌感染,未即時處理可能會讓人工牙根脫落,直接導致植牙失敗。本篇文章將以植體周圍炎為主題,介紹其成因、症狀以及6種治療方式,帶大家深入了解植體周圍炎。
植牙後不舒服原因是什麼呢?
一般來說,無論是單顆或數顆植牙均有可能產生不適應的現象,主要原因在於傷口未癒合、尚未適應,或是因為細菌感染引發的植體周圍炎,以下分別詳細敘述。
1.傷口未癒合
植牙後兩週內是口腔組織初步的關鍵癒合期,當傷口還未癒合時會發生輕微流血、疼痛,有些人還會伴隨臉部及牙齦腫脹,此時需小心避免刺激患部,盡量使用常溫或冰涼的軟性、流質食物,同時刷牙時以輕刷為主,且需避開傷口處,避免傷口癒合不佳。
2.尚未習慣植體
植牙術後會有一段適應期,尤其是長時間缺牙就越需要花更長的時間,讓咀嚼肌慢慢調適到足夠的強度,因此初期飲食建議循序漸進,先選擇軟性、流質食物,待適應過後再嘗試食用較為堅硬的食物,千萬不要心急馬上咀嚼過硬的食物,否則會導致不適感愈加明顯。
3.植體周圍炎
雖然人工植牙不同於自然牙齒會有蛀牙的風險,但植體所附著的齒槽骨與周圍的牙周黏膜仍需留心維護,倘落清潔方式不當亦會導致周圍組織發炎,最後形成植體周圍炎。
植體周圍炎是什麼呢?
植體周圍炎是常見的植牙併發症,可以理解為植牙後的牙周病,因為植體周圍炎與牙周病的發展進程是類似的,主要原因均來自細菌感染,初期症狀為粘膜紅腫出血,若此時未影響到硬組織則為植體周圍黏膜炎;如果已經破壞到周遭骨頭,甚至是引起人工牙根鬆動或脫落,便是植體周圍炎,最後可能導致植牙失敗。
雖然植牙後不需過於擔心蛀牙問題,但其所附著的齒槽骨與周圍口腔組織亦須多加維護,否則一旦遭到細菌感染便容易引起發炎問題,因此需要特別謹慎做術後護理。
植體周圍炎症狀有哪些呢?
以下是常見的植體周圍炎症狀:
- 植體周圍的牙齦化膿或腫脹
- 植體周圍出現牙齦紅腫、出血
- 植體周遭的齒槽骨流失
- 人工牙根鬆動或脫落
植體周圍炎該如何改善呢?
看完植體周圍炎症狀之後,我們又該如何改善呢?主要有清創、藥物治療、雷射、引導骨再生術、牙齦移植以及移除植體等6種改善方式,不過依照個人的口腔狀況,所適用的治療方式不盡相同,需待醫師評估後才能找到適合的手術療程。
1.清創
機械式清創為非手術的治療方式,與治療牙周病的方式類似,醫師會使用超音波洗牙機震碎牙結石,再用植體專用刮刀刮,除植體上附著的牙菌斑、牙結石及發炎組織等,而清創可以明顯改善植牙周圍紅腫或發炎的情形,適用於比較不嚴重的植體周圍炎。
但如果口腔損傷情形較嚴重,導致非手術治療無效時,便需要考慮另外的治療方式,例如牙齦翻瓣刮治手術,將翻開患處牙齦皮瓣,使牙根面外露,以便查看植體牙根面並徹底清潔,接下來會讓牙齦重新貼緊,使其易於保持清潔與健康。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為抗生素治療,主要使用於植體周圍有化膿的情形,對於僅有軟組織發炎的狀況非手術性的療程幾乎都可以解決,倘若採用清創或藥物治療均未獲得改善,此時便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3.雷射
雷射可深入清除發炎及潰爛的組織,亦能完整加強滅菌並幫助組織修復,可以有效改善植體周圍炎的狀況,而且療程舒適、沒有明顯的疼痛感。
4.引導骨再生術
若齒槽骨嚴重缺損、影響植體穩定度便須執行引導骨再生術,其目的在於完全清除感染源、恢復口腔原有的乾淨環境,因此醫師會先進行機械式清創,將牙結石與牙菌斑移除乾淨,最後再執行引導骨再生術及骨頭修整手術,讓骨頭得以重建再生。
>>了解更多關於引導骨再生術
5.牙齦移植
如果牙齦組織已丟失,建議進行軟組織或牙齦移植手術!實際方法會是從周圍的牙齦或口腔頂層取得移植組織,接下來再縫合到牙齦缺口上,使植體周圍的牙齦重新恢復健康。
6.移除植體
對於無法使用引導骨再生術,或是植體周圍的骨頭嚴重遭到破壞,甚至有人工牙根鬆動或者是脫落的情形,此時便需要移除植體,避免牙齦周圍反覆發炎,待發炎狀況好轉後再安排後續的植牙手術。
認識植體周圍炎,讓植牙無後顧之憂!
預防勝於治療,只要保養得宜植牙是可以長期使用的!想要避免患上植體周圍炎,平時應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早晚落實潔牙的習慣,飯後也要使用牙線剔除細小的食物殘渣,並且尋求值得信賴的醫師,至少每半年定期至牙科診所進行口腔檢查,一旦發現任何不適或異狀,才可以及早接受治療,避免植體周圍的骨頭遭到嚴重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