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根斷裂原因、症狀、預防技巧1次了解,帶你遠離疼痛!
你有過牙齒突然痛到不行,但怎麼看都找不到蛀牙嗎?小心,這可能是牙根斷裂的警訊!牙根斷裂是許多人忽略卻潛藏極高風險的問題,尤其曾做過根管治療、喜歡咬硬物或有磨牙習慣的人,都是需要注意的族群,更棘手的是,牙根斷裂早期可能沒明顯症狀,一發現時往往已無法保留牙齒。
因此本文整理出牙根斷裂症狀、牙根斷裂原因與預防技巧,讓你可以提早警覺牙裂症狀,不錯過黃金治療的時間。
什麼是牙根斷裂?牙根斷裂症狀帶你看
牙根斷裂指的是牙齒根部出現裂痕,嚴重者甚至會整根牙根從中斷裂,不過初期的牙裂症狀並不明顯,通常會隨著裂痕擴大然後出現咬合疼痛、牙齦紅腫、或是咬東西覺得卡卡的感覺,才會讓人有所警覺。
一旦牙根斷裂影響到牙齦或骨頭時,甚至可能形成膿包,反覆感染,因此如果你發現口腔有上述所說的情形時,務必趕緊就醫,檢查是否有牙根斷裂問題。
牙根斷裂原因有哪些?6大可能快快筆記
1.啃咬硬物
啃咬硬物是導致牙根斷裂的原因之一,像是咬骨頭、堅果殼、冰塊等硬物,都容易讓門牙與臼齒常承受過大壓力,提高牙根斷裂的機率,尤其牙齒本身已有些微裂痕時,更容易因一次過度咬合而引發牙根斷裂,若已做過補牙或牙冠修復,也可能因為硬物衝擊造成修復材料與天然牙體間產生裂縫,進一步導致牙根斷裂。
2.曾做過大範圍補牙或根管治療
做過根管治療的族群也要特別留意牙根斷裂的情況,因為牙齒經過根管治療後會變得相對脆弱,如果沒有加裝牙冠保護,就很容易因為過度用力的咬合或外力刺激產生裂痕,進而導致牙根斷裂。
另外大範圍補牙後也要需要注意,因為如果沒有均勻分散咬力,也會導致局部因為受到壓力而出現牙根斷裂症狀。
3.突然咬合衝擊或外傷
如果不小心咬到異物、遭遇外力撞擊,像是車禍、跌倒撞到下顎,都可能在瞬間造成牙根斷裂的情況,如果牙齒本身就已經有微損或根尖結構不穩,就更容易斷裂,當你在啃咬堅硬食物時突然感到劇痛的話,很可能就是牙根斷裂警訊。
4.咬合不正或牙齒排列問題
牙齒排列不整或咬合異常也是常見的牙根斷裂原因之一,因為這些狀況會導致牙齒長期承受過度咬合壓力,久而久之容易出現裂痕或斷裂,特別是單側咬合、深咬、錯咬等不均勻受力情況,最容易在沒有外力傷害下默默破壞牙根結構,最終導致牙根斷裂。
5.有磨牙習慣
夜間磨牙是很常被忽略的牙根斷裂原因,由於磨牙時的牙齒需要反覆承受壓力與摩擦,長期下來容易導致牙齒磨損,進而出現牙根斷裂狀況,如果每天早上起床覺得牙齒酸軟、下顎緊繃,或伴隨牙齦發炎的症狀,建議諮詢牙醫檢查是否有磨牙跡象,才能更好避免牙根斷裂。
6.蛀牙
蛀牙會深入牙髓,不只會使牙髓產生不可逆的慢性發炎,還會讓牙齒變得容易斷裂,因此當出現蛀牙問題時,務必盡早處理,才能保護牙根不斷裂。
延伸閱讀>>牙根發炎多久會好?3分鐘了解牙根發炎原因
牙根斷裂還有救嗎?牙根斷裂處理方式有2類
1.拔除牙根
當牙根裂痕過深、無法修復或導致嚴重感染時,醫師多會建議拔除牙根,以免引發牙槽骨流失與周邊牙齒受影響,拔牙後可依情況進行植牙或牙橋重建,恢復咬合功能,雖然拔牙令人卻步,但若延誤處理,感染擴散反而可能造成更大健康風險,因此建議遵從專業建議及早處理,以下介紹不同的拔除牙根的處理方法:
- 人工植牙:將植體置入齒槽骨,作為人工牙根,提供穩定咬合力並預防牙齦萎縮。
- 牙橋:利用鄰牙作支撐銜接缺牙處,但缺乏人工牙根結構,穩定性較不足。
- 活動假牙:可拆卸式修復方式,使用方便但咬合力與穩定性在三者之中最差,使用年限也較短。
2.保留牙根
當牙根裂痕較淺,而且斷裂範圍可控的話,就不必拔除牙根,只需要裝上牙套或是補綴修復牙冠即可,不過牙醫師通常會先進行根管治療處理感染問題,最後再補上適當的填補物,像是陶瓷貼片、人工牙冠等,下列為常見的處理方式:
- 牙齒貼片(陶瓷貼片):修復斷裂或缺損的牙冠,恢復牙齒美觀。
- 牙冠(人工牙套):完整包覆牙齒,強化牙齒結構與保護功能。
- 樹脂填補:使用樹脂材料修補缺口或裂縫,改善外觀與咬合。
>>延伸閱讀:牙齒蛀到剩牙根?牙齒殘根怎麼拔?處理方式1次說明
如何預防牙裂症狀?醫師建議做好這4點
1.做好口腔衛生
做好口腔衛生能有效預防牙裂症狀出現,建議每餐飯後都要刷牙,且搭配醫師建議的貝氏刷牙法更能仔細清潔口腔,也別忘記使用牙線清潔牙縫與牙根周邊,如此一來才能能有效預防蛀牙與牙周病,另外定期洗牙可去除牙結石、穩定牙齦狀況,降低牙根斷裂的潛在風險。
2.避免啃咬硬物
別把牙齒當工具使用,像是咬開瓶蓋、剪線或啃硬骨頭,這些動作都可能在不經意間讓牙齒產生微裂,長期下來裂縫可能會擴大、牙齒也會隨之變脆弱,最終導致牙根斷裂。
3.戒除傷害牙齒的不良習慣
夜間磨牙、咬筆、咬指甲等無意識行為,都會造成牙齒過度磨耗與裂縫生成,特別是磨牙者可與牙醫討論製作夜間護牙套,降低牙齒摩擦壓力,並評估是否需搭配矯正或調整咬合,才能真正解決牙裂風險。
4.定期做口腔檢查
牙裂症狀早期不易察覺,建議每半年檢查一次口腔,若曾做根管治療或牙冠修復者,應更密切追蹤牙根健康狀況,透過X光或3D掃描技術,醫師能及早察覺微裂與結構問題,避免日後走上拔牙一途。
>>延伸閱讀:根管治療後痛到睡不著怎麼辦?原因與緩解方法1次了解
做好口腔日常保養,更能有效預防牙根斷裂
牙根斷裂雖難以完全避免,但只要平時做好口腔清潔、避免咬硬物、控制咬合壓力並養成定期看牙的習慣,就能大幅降低風險,如果你曾做過根管治療、有磨牙習慣或曾出現牙齒浮浮、卡卡的感覺,建議及早安排口腔檢查,K6 Plus康智為醫師提醒,預防永遠勝於治療,從日常做起,才能守住真牙、遠離拔牙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