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Mon
星期二
Tue
星期三
Wed
星期四
Thu
星期五
Fri
星期六
Sat
早診
09:00-12:00
休診
休診
午診
14:00-17:30
休診
晚診
18:00-21:30
休診
星期一
Mon
星期二
Tue
早診
09:00-12:00
休診
午診
14:00-17:30
休診
晚診
18:00-21:30
休診
星期三
Wed
星期四
Thu
早診
09:00-12:00
休診
午診
14:00-17:30
晚診
18:00-21:30
星期五
Fri
星期六
Sat
早診
09:00-12:00
午診
14:00-17:30
休診
晚診
18:00-21:30
休診
👋你好,需要什麼服務呢?

急性牙周膜炎怎麼辦?立即了解3大處理方法

當牙齦突然紅腫、疼痛,甚至咬東西時感覺劇烈不適,很多人會以為只是小發炎,但其實可能是急性牙周膜炎的警訊。若沒有及時處理,不僅會危害牙齒與牙周組織,還可能讓感染擴散。以下整理了急性牙周膜炎的成因、症狀與處理方式,一起往下了解吧!

急性牙周炎是什麼?

急性牙周炎是一種牙周組織在短時間內迅速發炎的情況,通常與牙菌斑、牙石堆積及細菌感染有關,與慢性牙周病相比,急性牙周膜炎的進程更快,疼痛感也更強烈,常會感到牙齦紅腫、壓痛,甚至伴隨出血與膿液流出。

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發炎會破壞齒槽骨與牙周膜,使牙齒逐漸失去支撐,嚴重時甚至脫落,因此建議一旦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急性牙周膜炎發生的4大原因

急性牙周膜炎往往與日常生活習慣或既有的牙周問題有關,這些因素會讓細菌更容易入侵牙周組織並引發急性發炎。以下整理急性牙周膜炎4大常見原因,除了能協助治療時更有方向,也能幫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提前做好預防。

1.口腔衛生不佳

平常若只是隨便刷牙,或是完全忽略牙線的使用,牙菌斑和牙石就會慢慢堆積在牙齦邊緣,讓細菌有了溫床可以大量繁殖,當細菌長期停留在牙齦與牙齒交界處,將會刺激牙周組織,引起紅腫與發炎,進一步演變成急性牙周膜炎。

2.牙周病加重

很多人原本就有慢性牙周炎,但因為症狀不明顯,常常忽視或拖延治療,結果導致病情突然惡化,轉變成急性期

當炎症快速加劇時,牙齦會明顯腫脹並且更容易出血,甚至連輕微咀嚼或刷牙都可能引起劇烈不適,這時牙齒周圍的組織破壞會更快,因此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3.細菌感染造成急性發炎

當身體免疫力下降,例如因為壓力大、熬夜或有慢性疾病時,牙齦對細菌的抵抗力就會減弱,再加上牙齒如果因外傷或咬合壓力不均出現受損,細菌就更容易入侵牙周膜並引發急性炎症,並在短時間內疼痛加劇,讓人幾乎難以忽視。

4.忽視定期洗牙

許多人覺得自己每天刷牙就夠了,但其實牙刷無法徹底清除牙結石,若長時間沒有進行專業洗牙,牙結石會不斷堆積在牙齦下方,變成細菌滋生的溫床,當細菌數量過多時,牙周組織就容易受到感染,最終可能演變成急性牙周膜炎。

急性牙周炎的3大症狀

許多人一開始會以為只是一般牙齦炎,但急性牙周膜炎的症狀往往更嚴重,若忽視容易導致牙齒與牙周組織受損。以下整理急性牙周炎的3大症狀,帶你了解常見狀況並有助於及早發現問題。

1.牙齦發炎出血

急性牙周膜炎最明顯的徵兆就是牙齦紅腫與疼痛,平常刷牙或進食時會頻繁出血,甚至有時候沒有任何碰觸也會滲血,隨著病情惡化,牙齦可能會形成膿包並流出膿液,這不僅讓口腔有異味,也代表細菌感染已經加劇,如果此時還忽視或只靠止痛藥,感染會持續擴散,讓治療變得更加複雜。

>>延伸閱讀:刷牙感覺牙齦痛!?牙齦腫痛原因大公開

2.牙齒鬆動不穩

當細菌持續破壞牙周膜與齒槽骨,牙齒會慢慢失去穩定的支撐,開始出現搖晃感,咀嚼食物時會感覺不穩,甚至發出輕微移動的聲音。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就表示牙齒周邊組織受損嚴重,若不盡快治療,可能進一步導致牙齒脫落。

3.全身發炎反應

急性牙周膜炎不只侷限在口腔內,當細菌感染持續加劇,身體可能會出現全身性反應,例如發燒、頭痛、疲倦,甚至淋巴結腫大,這代表感染已經突破局部範圍,對整體免疫系統造成負擔。若沒有及時處理,感染甚至可能擴散到其他組織,增加併發症風險,因此絕對需要立即就醫。

急性牙周炎怎麼辦?立即了解3大處理重點

急性牙周膜炎若拖延,容易使狀況惡化!以下整理3個急性牙周炎的處理方式,帶你了解能有效控制病情的方法。

1.去除感染與專業治療

治療急性牙周膜炎時,需要先把感染源去除,因為只要牙菌斑和牙石還在,細菌就會持續破壞牙周組織。

流程上,牙醫師會透過專業超音波洗牙機與牙周刮刀徹底清除堆積的牙結石,必要時還會進行深層清創,把牙齦下的牙菌斑、膿液以及已經壞死的發炎組織處理乾淨,當細菌數量減少後,牙齦才能逐漸恢復健康,疼痛與腫脹也會慢慢緩解。

>>延伸閱讀:為什麼需要做牙周刮除術?牙醫師帶你快速了解牙周病治療

2.切開引流與藥物控制

當牙齦因感染形成膿包時,光靠清潔已不足以緩解症狀,這時醫師可能會建議切開引流,將膿液排出來,降低組織內部壓力,讓疼痛快速減輕,接著再搭配抗生素控制細菌,並依狀況給予止痛藥,避免感染持續擴散,也能有效穩定後續治療。

3.後續追蹤照護

由於急性牙周膜炎常常會因為日常清潔不足而復發,所以後續追蹤相當重要!醫師會安排定期回診,檢查牙周恢復狀況並做深層清潔。同時,在家裡也要養成正確刷牙和使用牙線的習慣,搭配規律洗牙,才能真正避免病情再度出現,讓牙齦保持穩定健康。

及早預防牙周炎,全面守護牙齦健康

急性牙周膜炎雖然進展迅速,但其實大多可以透過日常保養預防,包含養成每天刷牙與使用牙線的習慣,每半年回診洗牙,並保持良好生活作息,都是維持牙周健康的關鍵

如果本身是高風險族群,例如吸菸或有慢性疾病,更要定期檢查,一旦發現牙齦腫脹、出血或牙齒鬆動,務必要及早就醫,才能真正守護牙齦與牙齒的長久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