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巴短牙齒矯正能改善嗎?3種矯正方法趕快收藏
有些人覺得下巴短會讓臉型比例失衡、影響外觀,因此想要尋求改善,但也常疑惑是否只靠牙齒矯正就能解決?若你也有同樣的困擾,接下來就帶你了解3種下巴短常見的改善方式,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一起來看看吧。
下巴短的定義是什麼?
判斷下巴是否過短,通常會依照臉部比例來分析,理想狀態下,從髮際線到眉毛、眉毛到鼻底、鼻底到下巴應呈現1:1:1的比例,若出現以下3種情況,就能判斷為下巴短:
- 下巴長度明顯短於額頭或鼻子的長度。
- 人中到下巴的長度不足人中的兩倍,外觀會顯得下巴偏小或後縮。
- 從側面觀察,鼻尖、上唇與下巴未能連成一線,下巴往後退或角度過小。
短下巴的原因有哪些?4個成因立即看
短下巴可能跟先天或後天因素都有關,如果能先搞清楚自己下巴短的原因,就能更明白該怎麼預防或改善!接下來就帶你一起看看4個短下巴主要成因,幫助你更全面了解短下巴是怎麼形成的。
1.遺傳因素
下巴的發育的形狀與長度會受到基因遺傳的影響,如果父母的下巴比例本來就比較短,孩子也有較高的機率會呈現相似的臉型,這屬於先天骨骼結構的差異,大多需要透過專業醫師評估後,透過矯正或其他方式來改善。
2.下顎骨發育不良
除了遺傳因素,下顎骨發育不足也是造成短下巴的原因之一。正常情況下,下顎骨會隨著年齡逐漸延長,但若在成長過程中因長期不良習慣或咬合異常而影響發育,骨頭就無法充分拉長,下巴也就容易顯得偏小或後縮。
3.幼兒時期習慣性吸吮動作
長時間使用奶嘴或吸手指,是許多幼兒常見的習慣,但若因此讓下巴長期維持在後縮的狀態,就會影響骨骼的正常發育,進而造成下巴長度不足,若能及早察覺並協助孩子逐步戒除這些習慣,不僅能降低小下巴的風險,也能避免將來還需要依靠矯正來處理。
4.長期用嘴呼吸導致骨骼變化
若長期習慣用嘴呼吸,下顎骨會因受力方向改變而受到影響,加上臉部肌肉長時間維持在不自然的狀態,容易導致下巴後縮,讓下半臉比例看起來不協調。另外,如果沒有及早改善這樣的呼吸習慣,不僅會影響外觀,也可能進一步帶來其他健康上的困擾。
小下巴不矯正會有什麼影響?
小下巴一定要矯正嗎?其實情況會因人而異,有的人主要是臉型比例看起來不夠協調,有的人則可能伴隨口腔功能上的問題,以下就帶你詳細了解小下巴的兩大主要影響,幫助你判斷若長期不處理,是否會對生活造成困擾。
1.對外觀的影響
小下巴會破壞臉部的黃金比例,因為下顎線條不夠明顯,容易讓輪廓顯得模糊,缺少俐落感。從正面看,五官立體感不足,整體精緻度下降;從側面看,則可能因下巴不夠突出,使嘴巴顯得前凸,給人暴牙或嘴凸的印象。這些狀況不僅影響臉部美感,也可能讓氣質顯得不協調,進而影響自信心。
>>延伸閱讀:嘴凸可以改善嗎?2大嘴凸矯正方式帶你找回自信外觀
2.對健康的影響
小下巴不只影響外表,還可能牽涉到口腔與呼吸功能。由於下顎位置不足,牙齒排列與咬合容易出現問題,進一步造成顳顎關節疼痛、咀嚼不順甚至牙齒過度磨耗。除此之外,下巴後縮還可能壓迫呼吸道,導致睡眠時打呼,甚至演變為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全身健康。
小下巴怎麼改善?3種矯正方式一次了解
想改善小下巴,其實需要依照年齡、骨骼狀況和個人需求來選擇方式。接下來就帶你看看3種小下巴常見的改善方法,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
1.兒童期矯正:配戴功能性矯正器引導發育
還在生長期的孩子,可以透過配戴功能性矯正器,在骨骼尚未定型前就及早介入,刺激下顎的生長中心,讓骨骼結構發育更均衡。同時也能避免因空間不足造成的咬合不正,甚至降低日後需要拔牙矯正的機率,對長遠的口腔健康有很大幫助。
2.成人矯正:搭配牙齒矯正調整咬合與比例
如果是骨骼已經定型的成人,仍能透過牙齒矯正來改善,例如拔除小臼齒以騰出空間,藉由傳統矯正器或隱形牙套將上排牙齒後退,並重新調整上下牙弓的關係,讓臉型線條更順暢。不過,若下巴形狀本身就明顯不足,單靠矯正效果可能有限,因此仍需專業醫師評估,才能規劃出最合適的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深咬矯正後,臉型真的會變嗎?快速了解矯正臉型的關聯
3.醫美方式:墊下巴修飾臉型線條
若牙齒矯正後下巴仍不夠突出,也可以透過醫美方式來改善,像是玻尿酸或晶亮瓷注射,因為能立即增加下巴的體積與支撐度,所以能快速修飾線條,不過效果需要定期補強;若希望更持久,則可考慮植入假體或進行自體脂肪移植。
進行前建議與專科醫師充分討論,確認安全性與適合度,才能獲得自然且理想的下巴線條。
想改善短下巴問題,了解原因、對症處理最重要
想要改善短下巴,無論是兒童期透過牙齒矯正器引導發育,還是成年後靠牙齒矯正或醫美方式來修飾,最重要的都是先由專業醫師進行詳細評估!先了解造成下巴比例不足的真正原因,再依照自身需求與狀況,以及醫師建議下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達到理想的臉型比例,並展現自然又自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