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Mon
星期二
Tue
星期三
Wed
星期四
Thu
星期五
Fri
星期六
Sat
早診
09:00-12:00
休診
休診
午診
14:00-17:30
休診
晚診
18:00-21:30
休診
星期一
Mon
星期二
Tue
早診
09:00-12:00
休診
午診
14:00-17:30
休診
晚診
18:00-21:30
休診
星期三
Wed
星期四
Thu
早診
09:00-12:00
休診
午診
14:00-17:30
晚診
18:00-21:30
星期五
Fri
星期六
Sat
早診
09:00-12:00
午診
14:00-17:30
休診
晚診
18:00-21:30
休診
👋你好,需要什麼服務呢?

骨質疏鬆在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很容易被忽略,而雖然骨質疏鬆無法完全根治,但只要及早發現,配合正確的治療與生活習慣調整,仍有機會延緩骨質流失、甚至改善骨密度。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骨質疏鬆治療方式、副作用評估與日常改善方法,讓你重新建立骨本、提升行動力,遠離因骨鬆導致的長期臥床或跌倒風險。

骨質疏鬆可以恢復嗎?

骨質疏鬆雖然無法完全恢復至年輕時的骨質密度,但仍有機會部分逆轉,例如說透過服用鈣片與維生素D、搭配適當運動,並遵照醫師治療建議,能有助於提升骨密度、減少骨折風險,此外,身體骨骼是由造骨細胞與破骨細胞共同作用而成,因此若能促進造骨細胞活動,仍有可能讓骨質獲得改善,讓骨骼健康維持在穩定狀態。

骨質疏鬆治療能怎麼做?

骨質疏鬆治療的核心目標在於「抑制骨質流失」與「促進骨質生成」,可透過藥物與生活管理雙管齊下,以下整理5種常見的骨質疏鬆治療藥物:

  • 雙磷酸鹽藥物:會凝聚在被破骨細胞侵蝕的位置,抑制其作用,進而降低骨折風險,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第一線藥物。
  •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可防止骨質流失,一般用於停經後的女性患者,有助維持骨骼穩定。
  • 單株抗體藥物:可與破骨細胞結合、抑制其活性,是治療骨折風險較高患者的後線藥物。
  • 副甲狀腺藥物:副甲狀腺藥物能促進人體對鈣質的吸收,通常用於雙磷酸鹽類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身上。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測,並依個人狀況由醫師判斷適合的治療組合,才能有效強化骨本、預防骨折發生。

骨質疏鬆打針會有副作用嗎?

在骨質疏鬆治療方式中,針劑治療屬於常見方式,因此很多人會好奇骨質疏鬆打針是否會有副作用?一般而言,常見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疼痛、頭痛、肌肉酸痛、消化不良等,少數情況下可能有低鈣血症或腎功能變化,建議治療前與醫師充分討論、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施打,以下為大家整理出幾種常見的骨質疏鬆針劑副作用

  • Bonviva(骨維壯):靜脈注射型的雙磷酸鹽藥物,每3個月施打一次,每次劑量為3mg,注射時間約15~30秒,常見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頭痛、肌肉痠痛與消化不良等,不過這些不適感多半短暫,且可被控制。
  • Aclasta(骨力強):每年靜脈注射5mg一次,施打時間不得少於15分鐘,約有30~50%的患者,在初次注射後24~72小時內,會出現發燒、肌肉痛、關節痛等急性期反應,尤其腎功能不佳者需特別注意
  • Prolia(保骼麗):單株抗體藥物,每6個月皮下注射60mg一次,能與RANKL結合、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達到防止骨質流失的效果,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不適、低血鈣、頭痛與皮膚疹,使用期間建議補充鈣與維生素D,並定期追蹤。
  • Forteo(骨穩):屬於副甲狀腺素類藥物,每日皮下注射20微克,可刺激造骨細胞促進骨質新生,建議總療程不超過2年,常見副作用為頭暈、噁心與肌肉痠痛,施打時建議坐著或躺著,以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 Evenity(益穩挺):Romosozumab單株抗體,能同時促進骨生成與抑制骨質流失的雙重作用,每月皮下注射兩針,共210mg,建議完整療程為12個月,副作用可能出現頭痛、關節痠痛、周邊水腫與注射部位紅腫等;因藥效會隨使用次數減弱,不建議超過12次療程。

骨質疏鬆怎麼改善?逆轉骨鬆的4大關鍵

有骨質疏鬆怎麼改善呢?想要治療或是改善骨質疏鬆不能只靠藥物,日常生活中建立正確的「護骨習慣」同樣重要,以下4大方法是改善骨質疏鬆最有感的實踐策略,不僅有助維持骨密度,也能延緩骨質退化、改善行動力。

1.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

攝取足夠鈣質與維生素D,是預防骨鬆的基礎,因此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多攝取高鈣食物,如牛奶、起司、黑芝麻、深綠色蔬菜、豆製品與小魚乾等,此外,維生素D也有助於鈣質吸收,可透過魚類、蛋黃或營養補充劑補足,每天攝取足量,有助降低骨折風險。

2.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運動能刺激骨骼接受適當壓力,進而促進骨密度提升,大家可以試著健走、慢跑、跳繩、爬樓梯、舉啞鈴等,這些運動都有助強化骨骼與肌力,提升平衡感、降低跌倒風險,另外也提醒各位,60歲以上女性若長期缺乏運動,罹患骨鬆的機率將大幅提升,因此務必從日常開始動起來!

3.多曬太陽

適當日曬可刺激皮膚合成維生素D,幫助身體吸收鈣質,建議於清晨或傍晚曬太陽,每次10至20分鐘,但要切記避免紫外線過強時段,以免發生中暑、曬傷等狀況,而年長者、鮮少外出的族群,更應多到戶外活動,以利骨質保養。

4.定期檢查

許多骨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往往骨折後才驚覺骨質已大量流失,因此建議大家可以定期進行骨密度檢查,特別是停經後女性、有家族骨折病史者、長期服用類固醇的人,及早發現才能及早期治療,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有骨質疏鬆千萬別沮喪,養成健康型態才能逆轉症狀!

骨質疏鬆雖無法一夕治癒,但也絕非無法控制的疾病,只要透過「藥物治療+生活改善」雙軌進行,絕大多數骨質疏鬆患者都能延緩病情甚至逐步找回健康的骨密度,建議大家要把骨質當作需要「長期經營」的資產,若你已確診骨鬆,請不要灰心,從今天開始做對選擇、補對營養、養對生活,讓骨頭健康重新站起來。

資料來源:

>>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

>>淺談骨質疏鬆症的治療藥物

>>骨質疏鬆可逆轉嗎?怎麼改善、不能吃什麼 通通告訴你

>>骨質疏鬆症該如何預防及治療?醫師教你完整掌握5大關鍵

>>骨質疏鬆症是什麼?應小心骨鬆症高危險因素並做好預防

>>骨質疏鬆還可以恢復嗎?中、西醫治療方式報你知

>>預防骨鬆 骨骼健康「鈣」重要

>>「存骨本、顧老本」 預防骨質疏鬆從年輕就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