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止痛藥多久吃一次?吃了止痛藥牙齒還是痛?牙痛止痛藥小知識看過來
出現牙痛狀況時,很多人會吃牙痛止痛藥緩解,但牙痛止痛藥該怎麼選才安全又有效?牙痛止痛要多久吃一次才適合?為什麼吃了止痛藥牙齒還是痛?關於牙痛止痛藥的成分、使用方式以及注意事項都將在本文中詳細說明。
4大常見牙痛原因有這些
1.蛀牙
蛀牙是引起牙痛的常見原因之一,當牙齒表面細菌積聚並分解食物中的糖分時,就會產生酸性物質,進而侵蝕牙齒琺瑯質,形成蛀洞,損害牙齒結構。 如果蛀洞沒有及時處理,細菌可能會逐漸侵入牙髓,刺激牙神經、引發牙痛,並在牙齒接觸冷熱刺激或是咀嚼時增加痛感。
2.牙周病
如果牙菌斑沒有及時清除的話,就可能會引發牙齦炎,並進一步惡化成牙周病、損害齒槽骨,導致牙齦萎縮與牙齒鬆動的狀況。
3.牙齒損傷
摔倒、咬硬物或意外撞擊都可能導致牙齒裂開或斷裂等牙齒損傷,嚴重的話可能會使牙髓暴露,這些損傷會直接傷害牙齒結構,等裂縫觸及神經時,就會引發劇烈牙痛。當牙齒損傷沒有處理且狀況惡化時,還可能導致發炎反應,使牙痛更劇烈。
4.長智齒
長智齒也是導致牙痛的原因之一,當智齒生長空間不足、無法完全長出或是生長歪斜時,就可能對周圍牙齒組織造成壓力,進而引發發炎疼痛反應。加上智齒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突破牙齦,這也可能會對牙齦造成壓力,導致牙齦腫脹、疼痛感染等。
>>延伸閱讀:長智齒前兆有哪些?想快速舒緩智齒疼痛,看這篇準沒錯!
牙痛止痛藥為什麼能止痛?3大關鍵成分帶你了解
1.抗生素
抗生素是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可以抑制或殺死致病細菌。雖然抗生素本身沒有止痛作用,不過抗生素可以在感染引發的發炎症狀中起到關鍵作用,緩解發炎反應,進而減輕由發炎引發的疼痛感,這就是為何牙痛止痛藥中包含抗生素的原因。
2.布落芬
布洛芬是一種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s),常用來緩解疼痛和降低發炎反應。布洛芬的機制是透過抑制體內一種叫做環氧化酶(COX)的酶,減少前列腺素生成,因為前列腺素與疼痛和發炎症況有關,因此透過服用布落芬可以緩解疼痛現象,達到止痛效果,是牙痛止痛藥常見成分之一。
3.乙醯胺酚
牙痛止痛藥常見的成分還包含乙醯胺酚,乙醯胺酚是治療輕度到中度疼痛的藥物,常用於肌肉、骨骼及其他非神經組織所引起的疼痛,且具備解熱作用。雖然乙醯胺酚可以有效減輕疼痛感,但它與其他止痛藥不同的是,乙醯胺酚並沒有消炎作用。
牙痛止痛藥多久吃一次?
很多人都好奇牙痛止痛藥多久吃一次才適當?其實牙痛止痛藥的服用頻率需要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藥物種類與醫師指示決定,舉例來說:
- 普拿疼膜衣錠:成人及12歲以上每次1-2錠,初次應使用最小建議劑量,再視症狀增減用量。發燒或疼痛時用藥,若症狀持續,則每4-6小時可重複使用,服用間隔須超過4小時,每24小時內不可超過4次;6歲以上12歲以下, 適用於成人劑量之1/2;6歲以下,請洽醫師診治,不宜自行使用。
- 理冒伯樂止痛錠:發燒或需要時服用,若症狀持續,則每4-6小時可重複服用。每次1∼2錠,初次應使用最小建議劑量,再視症狀增減用量。每24小時內不可超過4次。6歲以上未滿12歲:適用成人劑量之1/2。3歲以上未滿6歲:適用成人劑量之1/4。
另外,需要避免自行調整劑量或服用頻率,如果過量使用或長時間服用牙痛止痛藥的話,可能會對肝、腎、胃等器官造成損傷,因此為了安全起見,想了解牙痛止痛藥多久吃一次的話還是務必向專業醫師確認詳細的用藥時間。
>>延伸閱讀:牙齒痛怎麼辦?牙齒突然酸痛怎麼解決?5分鐘學會牙痛快速止痛方法!
為什麼吃了止痛藥牙齒還是痛?3種可能原因務必要當心
1.牙髓膿腫或感染擴散
牙髓膿腫是指細菌侵入牙髓引發的感染及發炎狀況,當膿髓導致的發炎擴散時,就會破壞牙齒內部結構,進而損傷牙根與牙齒周圍組織。在這樣的狀況,即使服用牙痛止痛藥也只能暫緩疼痛,無法根治感染,因此還是會持續地出現牙痛狀況。
2.牙周病併發症
牙周病併發症會破壞牙齦和齒槽骨,導致牙齒支撐結構受損,進引發持續性牙痛。因為牙痛止痛藥無法根治牙周感染與修復受損組織,因此才會出現吃了止痛藥還是牙齒痛的狀況。若想要擺脫牙痛問題,還是需要透過專業牙科治療像是牙周病手術等,才能有效解決疼痛問題。
3.嚴重蛀牙
嚴重蛀牙會破壞牙齒琺瑯質,進一步侵蝕牙髓,導致牙神經受損或感染。雖然服用牙痛止痛藥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無法治療感染的牙齒結構,因此如果不進行治療,感染會持續擴散,疼痛也不會停止,一樣會導致吃了止痛藥還是牙齒痛的狀況。
4大牙痛止痛藥服用注意事項讓你用藥更安心
1.挑選合適成分
不同的止痛藥有不同的成分,對疼痛的緩解效果與副作用也不同,因此醫師建議挑選止痛藥時需要根據牙痛原因,並掌握自身的藥物過敏史,才能挑選適合自己的牙痛止痛藥,避免引發一連串的藥物不良反應。
2.注意劑量與服用時間
服用牙痛止痛藥時,劑量與服用時間非常重要。因為過量使用牙痛止痛藥可能導致嚴重副作用,像是肝臟損傷或腸胃出血。另外,服用時間也需遵循醫師或藥師的建議,錯誤的服用時間與頻率都可能加劇對身體的負擔,也無法達到控制疼痛的效果。
3.是否有其他用藥習慣
不同藥物之間可能會互相作用,導致不良反應或降低藥效。例如,某些止痛藥與抗凝血藥物或其他消炎藥一起使用時,可能增加出血風險,因此務必了解所有正在使用的藥物,才能有助於避免藥物間的衝突,保證用藥安全。
4.了解副作用與使用禁忌
了解藥物是否有副作用也是用藥的注意事項之一,因為不同牙痛止痛藥可能會產生不同副作用,像是腸胃不適、過敏反應、頭暈或肝腎損傷等。而且有些人可能會對藥物特定成分過敏,或是因為自身健康狀態產生不良反應。因此,使用牙痛止痛藥前,必須仔細了解藥物說明或是遵循醫師建議,才能保障自身健康。
使用牙痛止痛藥前建議諮詢,避免產生用藥風險
使用牙痛止痛藥前,務必先諮詢醫師或藥師,因為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尤其是有其它健康問題或正在服用其它藥物的人,可能會因此影響止痛藥效果或引發不良反應。在醫師或藥師的協助下,才能根據個人情況挑選最合適的藥物、劑量及服用方式,達到有效治療且降低副作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