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可以看牙齒嗎?孕婦看牙迷思大公開
媽咪們在懷孕期間多少會遇到各種牙齒問題,像是牙痛、牙齦出血等,卻又擔心治療會影響胎兒健康,因此延後甚至放棄就醫,引發更嚴重的口腔問題,但是懷孕真的不能看醫生嗎?懷孕可以照x光嗎?懷孕可以看牙齒嗎?在本文中,我們將破解孕婦看牙醫與牙齒健康相關的迷思,並介紹針對不同懷孕階段的牙齒治療方案,幫助準媽媽們懷孕也能夠安心面對口腔問題!
懷孕牙痛?可能原因有這5個
1. 荷爾蒙變化
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會發生顯著變化,使得雌激素與黃體素分泌增加,導致牙齒和牙齦變得更加敏感,容易出現牙齦腫脹發炎、出血甚至牙周炎等問題,這些症狀雖然不會對胎兒造成直接影響,但若未及時處理,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口腔問題。
2. 孕吐
孕吐是許多孕婦在懷孕初期必經的過程,頻繁嘔吐會增加口腔中的酸性物質,讓牙齒表面反覆受到侵蝕、受損,增加蛀牙的風險,萬一孕婦沒有適當清潔口腔,牙齒健康就會迅速惡化。
3. 衛生習慣改變
懷孕期間,有些孕婦可能會因為疲憊、孕吐或其他懷孕所造成的不適,忽略日常口腔清潔工作,例如刷牙或使用牙線的頻率降低,或是懷孕期間對氣味、味覺的更加敏感讓孕婦避開某些牙膏或漱口水,都會進一步影響牙齒健康,提高蛀牙機率。
4. 營養不良
許多孕婦在懷孕期間飲食習慣改變,如果孕婦的飲食中缺乏足夠的鈣質或是變得更愛吃甜食,容易導致牙齒變得脆弱,甚至出現蛀牙或其他問題。
5. 口腔細菌增加
懷孕期間的荷爾蒙變化和免疫系統下降也會影響口腔內的細菌平衡,增加有害細菌的數量,更容易導致牙齦和口腔發炎,因此準媽媽更需要重視口腔健康。
懷孕可以看牙齒嗎?懷孕3個時期治療大不同
1.懷孕初期(前3個月)
懷孕初期是胎兒器官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流產風險較高的階段,因此除非是緊急的牙齒問題,如劇烈牙痛或感染,一般建議避免進行非必要的牙科治療,但孕婦依然可以在這段期間進行基本口腔檢查,了解牙齒的健康狀況,並做好預防措施。
2.懷孕中期(4~6個月)
懷孕中期被認為是進行牙科治療的黃金時期,此時胎兒發育相對穩定,孕婦的身體也較為適應懷孕的變化,可以進行大多數的牙科治療,如洗牙、填補蛀牙、補骨、植牙等。
3.懷孕後期(7~9個月)
懷孕後期,隨著胎兒體積增大,孕婦的身體負擔加重,長時間躺在牙科椅上可能會感到不適,因此除非是緊急治療或是健保補助三個月洗牙,一般建議將非必要的治療延後至產後進行。
>>延伸閱讀:懷孕牙齒痛到睡不著?6大注意事項懶人包!
懷孕可以照X光嗎?
許多孕婦會不敢進行牙齒X光檢查,因為害怕輻射會影響胎兒,但現代牙科技術發達,所使用的X光設備輻射劑量極低,並且牙醫診所在進行X光檢查時,會使用防護鉛衣保護孕婦的腹部,將輻射風險降到最低,因此孕婦都可以放心接受檢查。
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在懷孕初期還是會建議避免不必要的X光檢查,且專業牙醫師會根據孕婦身體狀況規劃最合適的療程,不需要過度擔心影響胎兒健康而延誤口腔治療的黃金時期。
把握治療牙齒黃金期,孕婦也能看牙齒!
懷孕期間不僅能看牙齒,維護口腔健康,也能把握懷孕中期的黃金階段,解決口腔問題!所以如果準媽咪們有出現牙痛、蛀牙等問題,別再被迷思所擾!應及時就診、勇敢面對牙齒問題,為自己和寶寶打造更健康的未來。